深圳再生复合环保材料工程实验室
Shenzhe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co-efficient Recycled Materials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房有教授莅临我院作学术讲座

时间:2024-04-12

2024年4月3日,应我院徐期勇老师和吴华南老师的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房有教授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Extraction of nanocellulose from wast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3D-electrosprayed desalination membrane”的精彩学术讲座。

讲座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李教授讲解了一种新型的从废弃物中有效提取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低共熔溶剂法(DES),并阐明了影响DES提取效率和选择性的关键特征,展示了如何使用DES从稻壳中选择性地提取纳米纤维素、建立DES的回收和重复使用体系,最后指出三元DES对纳米纤维素的提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二元DES则表现出了更好的可回收性。

然后,李教授向大家介绍3D电喷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基海水淡化膜及其抗生物附着性能的研究,通过3D电喷技术制备的高性能海水淡化膜,由于其表面涂覆了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涂层的厚度和表面形态具有高度可控性,乙酸纤维素(CA)膜经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涂层后表现出了优异的脱盐性能。该技术实现了从废弃物提取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海水淡化膜的应用,减少了传统海水淡化方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对于提高海水淡化效率和产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为我院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膜制备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在互动环节,李教授细心解答了大家的问题,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学术讲座,我院师生对环境工程的前沿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未来学院将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等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大家接触到环境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

李房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97年参与创立新加坡材料工程研究所(IMRE)并担任纳米技术部主任,2007年创立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所(NERI)并担任执委和常务副所长,2010年开始担任新加坡-北大-牛津水环境科研联盟主任。从事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和纳米催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30年,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100多名,其中多人已成为知名院士、教授。在生物传感器、水处理、组学研究和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荣获“杜邦成就奖”、新加坡“大学优秀研究奖”以及“杰出科学企业家奖”,担任Electrophoresis (德国)、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美国)、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英国)和Analytical Sciences (日本)等学术期刊副主编/编委。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 (SETAC)亚太区组委会联合主席,新加坡评审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化学标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撰稿人: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