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讲座—-翟院士带你了解地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位名叫毕赣的导演,他凭借《路边野餐》这部电影夺得了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为什么会提到这位年轻有为的导演呢,因为他的另一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再过几天就要上映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电影的广告,其实不然,因为这部电影讲的内容貌似和地球完全没有联系,要想知道关于地球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请读者们继续往下阅读。
2018年12月27日,应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院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老师到场为同学们开展了 “地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解读46亿岁的地球”的专题讲座。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翟老师,翟老师是著名前寒武纪地质与变地质学家,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教授、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讲座的一开始,翟院士指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落后。多数中国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地球的结构、组成、运动规律、大陆形成等都不太了解。今天的报告主题就是关于地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的一个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蓝色星球。
翟院士的报告从天圆地圆---地球的构造与组成、沧海变桑田---地球的运动和运动的地球、46亿岁的中青年地球---大陆是如何形成的、地球的命运---认知和保护地球这四个部分给我们做了精彩讲解。
翟院士从天圆地方的古人之说开始,介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地球是圆,是由不同的圈层结构所组成,通过对地壳中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组成、形成年代的检测可以推断出具体年代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组成。
地球的运动过程伴随着很多灾害的发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他趣称地震为“地球的变脸”,并讲解了地震的成因和危害。地球运动产生的灾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通过加固房屋、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来减少损失。
地质时代的划分上,翟院士说地质时代包括冥古宙、元古宙、显生宙三个大时代,其中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我们所熟知的侏罗纪、白垩纪都是中生代的。翟院士给我们讲解了从寒武纪以来地质时代的发展过程,并展示了很多古化石图片。
在地球的命运部分,翟院士先介绍了行星的由生到死的历程,以金星、火星和月球的年龄特点作为对比,介绍地球还是处于“中青年”时期,地球的生命周期还有44亿年。人类文明才8000多年,在地球面前我们是短暂的、渺小的。最后翟院士提倡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科学发展和绿色和谐的理念。地球还有几十亿年的时间给我们生活,不要总想着破坏自然,在地球无法生存后还能移民去别的星球,以现如今各星球的发展来看,移民去别的星球都是不现实的。
在自由交流环节,老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提问。吴云东院士第一个提出了问题,吴云东院士的问题是关于不同生物不同文明间关联和继承问题,吴院士说从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出现开始到现在已经约5亿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生物出现、繁荣直至灭绝,相信这些生物群体中也有其特定的文明形式,那么这些不同生物的不同文明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和继承关系?接着王新安教授也提出在人类之前,是否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智慧生物在地球上创造了先进的文明?翟院士回答到不同生物群体中,确实存在其类似人类文明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但是地球上弱肉强食是基本规律,当一个生物群体占据生物链的顶端后,将会抑制其他生物群里的文明演化。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的证据。
同学们还针对能源、特朗普质疑全球变暖是谎言、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区别等等方面提出了问题,翟院士都一一耐心作答。
而对于这次讲座,地震组的同学们也准备了许多问题,例如地震的成因是什么?地震发震机理是什么?如何看待板块学说中不能解释的问题?地球的自转对地质活动有什么影响等等。黄博士就翟院士提到的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 但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几公里到上百公里间,即有些地震发生在地壳,有些在地幔,向翟院士提问到从地质学的角度这两类地震的发生机理上的区别,随后珊珊姐也就板块学说问题作了提问,翟院士都一一解答。这些问题都是依据现在的项目研究情况提出的: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就开始关注地震的监测预测研究,2015年地震项目组研制的多分量地震监测预测系统AETA样机正式上线。经过2016年现场实验的检验和观测论证,具有工业品质、高稳定性可靠性的AETA产品于2016年底也正式推出。在过去近两年的研究中,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我们在首都圈、川、滇、藏、青、陕、甘、粤、台等地构建了多达220个AETA站点的观测网。项目组根据地震事件与观测到的数据之间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和数据案例。并在2018年针对AETA观测网覆盖区内5级以上的地震向当地省地震局填报了2次地震预报卡,结果证实在时间、地点和震级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虽然因为时间有限,很多问题都没来得及进行提问,但大家听完整个讲座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翟院士说的地震对于地球自身来说就像吃饭睡觉这些活动对于我们是一样的,都是很平常的,这也与我们研究的基础观点一致。他也说到了地震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准确的预测地震、更好的监测地震使地震带来的损害减到最小,这也是我们项目组研究的意义所在。未来还要像翟院士一样,从更高更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
讲座结束后,吴院士代表研究生院给翟院士赠送南燕讲座纪念证书,并邀请翟院士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
最后,还要感谢王老师的宣传组织以及在讲座中的主持,何老师和陈老师的现场准备与拍摄,正是他们的精心筹备,才让我们听到了一场受益匪浅的讲座。
最后的最后,大家有空还是可以多出去玩一玩看一看放松放松,多跟别人交流,就像翟院士都说了,有时候走出实验室透透气,会有意想不到的思维碰撞和收获哟~祝大家元旦快乐~
撰稿 :蒋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