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有机反应机理国际研讨会在深顺利召开
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有机反应机理国际研讨会(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rganic Reaction Mechanism)于2018年5月15-16日在麒麟山庄国际会议厅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62个学校及科研院所的师生1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15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词。他介绍了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希望本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紧跟前言,拓展思路,也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为参会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凝炼和探讨该学科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共同推动有机反应机理研究在新时代的发展。
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的嘉宾有:
Robert H. Grubbs,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终身杰出冠名教授,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Kendall N. Houk,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机化学Saul Winstein讲座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William L. Jorgenson,耶鲁大学Sterling 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Paul A. Wender,斯坦福大学Bergstrom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Peter R. Schreiner,吉森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
张东辉,中国科学院大连物化所研究员,中国科院院士;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席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的嘉宾还有高毅勤(北京大学),Peng Liu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Robert S. Paton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Daniel H. Es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Osvaldo Gutierrez (University of Maryland),Jian Liu (Merck Sharp & Dohme),余志祥(北京大学),Kenji Watanabe (University of Shizuoka), Kizashi Yamaguchi (Osaka University),Jishan W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焦雷(清华大学),Steven A. Lopez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Dean J. Tantill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王梅祥(清华大学),Zhenyang Lin (香港科技大学) ,Lung Wa Chung (南方科技大学) ,蓝宇 (重庆大学),Franziska Schoenebeck (RWTH Aachen University), Yi Tang (UCLA) ,Jiali Ga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赵一雷 (上海交通大学) ,朱军 (厦门大学)。
Kendall N. Houk教授介绍了他在有机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示了他的课题组发展历程,他研究小组的众多中国学生都已在有机化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斯坦福大学Paul A. Wender教授的报告内容涵盖了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基于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发展癌症免疫治疗等药物的研究。突出介绍了其课题组设计和合成临床用于治疗HIV,阿尔茨海默病和增强CAR-T细胞癌免疫治疗的新方法,以及其涉及的作用机制。
来自匹兹堡大学的刘鹏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通过理论计算对反应的详细机理研究,以及从能量分解模型和参数化技术得出的结构-反应性关系,来理解和预测过渡金属催化C-H/C-C官能化以及烯烃官能团化的反应性和选择性。
UC Davis的Tantillo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Dynamic Decision Making”的报告,介绍了含有复杂分叉势能面的反应研究,探讨了复杂分叉势能面在化学反应中的存在情况,post-transition state bifurcation (PTSB)的发现以及具有PTSB的反应设计。最后他以通过苯环与碳正离子之间的cation-π相互作用来调节碳正离子重排反应的势能面分叉得到的产物为例展示了预测和调节复杂分叉势能面的产物选择性。
清华大学王梅祥教授以“Probing High Valent Organocopper Chemistry with Synthetic Macrocycles”为题,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氮杂杯芳烃吡啶为工具分子,合成和分离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二价和三价芳基铜化合物等系统的工作,以及通过研究动力学、线性自由能关系、动力学同位素效应、DFT计算等工具对铜催化的芳烃-亲核试剂以及芳烃-芳基硼酸之间的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取得的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林振阳教授带来了题为“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Catalysis-Insight from Computational Studies”的报告,介绍了利用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理解一系列过渡金属硼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情况,以及结构和成键对其反应性的影响。林教授以铜-硼和铂-硼化合物参与的催化反应为例,介绍了通过理论计算发现铜和铂两者不同的电负性导致了不同的金属-硼键性质,因而铜-硼和铂-硼化合物分别作为亲和试剂和亲电试剂参与反应。
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的Franziska Schoenebeck教授围绕其课题组发展的双核一价钯催化剂(dinuclear Pd(I) complexes)展开了对具有化学选择性的碳碳偶联反应的探讨,与传统催化剂相比,除了价态的不同外,该催化剂的双核特性是该催化剂所特有的,这样新型的催化剂有望解决传统金属催化剂无法解决的问题,催化新型反应的发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唐奕教授以“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iels Alderases from Fungal Biosynthetic Pathways”为题,介绍了其课题组近来在天然分子的生物合成研究方面的进展。他特别详述了结合生物合成和计算化学研究酶催化反应,通过介绍单功能Diels-Alder酶SpnF催化normal electron demand Diels-Alder反应,以及多功能酶LepI催化inverse electron demand Diels-Alder反应的实验与计算研究阐明了生物催化体系中分叉过渡态的存在。
明尼苏达大学和吉林大学高加力教授带来了题为“Integral Roles of Protein and Solvent Dynamic in Enzyme Function”的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萜类环化酶催化机制的理论研究进展。与传统理论中认为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垒促进反应不同,高教授通过萜类环化酶催化理论研究实例表明酶可以通过精密调控热力学和动力学平衡来避免形成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从而控制反应选择性。报告的第二部分,高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发展的Multistat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展示了该方法相对于Kohn-Sham DFT方法在计算强相关体系能量和电子转移的优势。
来自厦门大学的朱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Application of Aromaticity in Metal-free Dinitrogen Activation: A Rational Design”。朱军老师通过合理设计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并在理论计算水平上证明了无论是从热力学上,还是动力学上来看,该非金属催化剂都具有活化氮气的可能,为活化氮气的实验提供了很好的提示和理论指导。
本次会议共有55份墙报展示,其中8位同学的墙报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墙报奖,他们是:南方科技大学的蓝嘉玲、重庆大学的李英姿、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凤娇、苏州大学的Abosede Adejoke Ogunlana、南京大学的邵朱宙、厦门大学的吴晶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钟秀梅、南开大学的周碧莹。Kendall N. Houk教授、吴云东教授、Paul A. Wender教授为获奖学生颁奖。
本届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精英共同交流学术思想,共同探讨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搭建了本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合作、交流平台,得到了与会者对会议成效的普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