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重点实验室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Advanced Display Lab

SID 2014年会上发表了我实验室两篇论文

时间:2014-06-20

    2014年6月,在由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举办的Display Week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 发表了我实验室的两篇文章“A-Si:H TFT Gate Driver with Shared Dual Pull-Down Units for Large-Sized TFT-LCD Applications”和 “IGZO-TFT Based Latch Circuit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Full-Swing Output for System-on-Panel”。

    集成显示驱动电路是如今平板显示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集成显示驱动电路通过将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等外围驱动电路薄膜晶体管(TFT)的形式逐步地制作于显示面板上,最终实现面板上系统集成(System-on-Panel)的目的。和传统IC驱动的方式相比,SOP不仅可以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及其压封程序、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使得显示器外围更加纤薄,使显示器模组更加紧凑,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到增强。

    其中,基于氢化非经硅TFT(a-Si:H TFT)实现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GOA,Gate Driver on Array)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小尺寸显示屏上得以实现,但是对大、中型显示屏上实现GOA要求电路具有更长的寿命和可靠性。论文“A-Si:H TFT Gate Driver with Shared Dual Pull-Down Units for Large-Sized TFT-LCD Applications”就是针对大尺寸电视面板设计了一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通过对电路中的低电平维持晶体管采用双极性脉冲偏置,可以极大的减小晶体管的退化速度,延长电路的寿命。这个电路已经成功点亮了深圳华星光电的32寸的液晶显示屏,并且通过了高温高湿的可靠性验证!

    另一篇论文“IGZO-TFT Based Latch Circuit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Full-Swing Output for System-on-Panel”则是针对实现SOP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IGZO-TFT的集成锁存器。这个锁存器电路可以运用到集成数据驱动电路中,其特点是采用传输管逻辑和栅压自举技术来消除电压幅度的损失,从而达到全输出摆幅的目的,此外相比传统的锁存器结构,新提出的电路还具有结构精简(每一级只包含5个晶体管),高可靠性的特点。

    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博士生胡治晋同学和廖聪维老师,廖老师目前为北京大学的博士后。此项研究都是在深圳TFT与先进显示重点实验室完成,受NSFC (61274084)和 深圳科技计划(JCYJ20120829170028552)等项目的赞助。此外两篇论文共同作者中还有李君梅、李文杰同学和张盛东老师。

胡治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