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在职研究生
互联网金融与计算机技术

变革网络命名寻址体系,信息中心引领未来网络

发布时间:2017-07-03 ,

       2017年6月27日,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CCF YOCSEF 深圳分论坛主办的2017信息中心未来网络主论坛在麒麟山庄盛大起航。

       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张丽霞教授(NDN项目领导者)、明尼苏达大学Zhili Zhang教授、哥廷根大学傅晓明教授、华为北美G.Q.Wang主任研究员、亚利桑那大学张北川副教授、美国孟菲斯大学王岚教授、清华大学刘斌教授等本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信息中心网络的架构、关键技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产业前景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对话和交流。

       上午9时,论坛在北京大学深圳市云计算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论坛主席雷凯的主持下正式开始,首先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院士就本次论坛开幕致欢迎词,随后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教授、CCF YOCSEF总部学术秘书林俊宇、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局长刘石明依次致辞。

吴云东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教授

林俊宇

CCF YOCSEF总部学术秘书林俊宇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局长刘石明

   现有网络难题重重 未来网络路在何方?

       “从网络功能上讲,互联网逐渐从科研型向消费型再向生产型过度。第一代互联网侧重军事与科研领域,第二代则是以万维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现在正向第三代也就是未来网络过渡。”刘韵洁院士表示,目前互联网正面临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等前所未有的挑战。

       具体而言,目前中国网民数量为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占总体网民数95.1%。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10亿人同时在线的即时网络时代;

       互联网安全威胁仍在继续,特别是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与物联网的攻击日益增多。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2017信息中心未来网络论坛在努力找寻一个答案。

       “网络是全球性的,我也在此呼吁,希望本领域的有识之士,携手同行,共同创建更进步、更智能的全球网络。”NDN项目领导者张丽霞表示,NDN是在2010年所发起的未来网络架构研究方案之一,主旨为开发全新的网络架构,以符合新兴的通讯需求,并取代现有的TCP/IP协议。

       信息中心网络的核心是寻址方式的变化

       “社会的上层和下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间的网络和几十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安全性和移动性是其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在现有架构下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只是修修补补,反而使得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灵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副教授张北川表示,要想彻底解决现在互联网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架构上有所突破。

       说到架构,不得不提及信息中心网络。

       信息中心网络作为未来网络的一个重要体系架构,已得到全球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广泛重视。信息中心网络的构架、缓存策略、拥塞控制、硬件设备、商业模式等,已被广泛研究。但由于网络产业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如何应用信息中心网络到实际生产环境中,助力产业升级、信息高效传输等,还有待继续研究与解决。

       “举个例子,现在的网络就像以前的铁路,未来网络则是修高铁,区别不只是速度之间的不同,核心是寻址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寻址方式类似电话号码,打电话需要号码,添加微信好友需要微信id。信息中心网络,学名是命名数据网络,我认为网络上的数据都应该有个名字,需要形成一种语义上的逻辑关系。”北京大学深圳市云计算重点实验室雷凯副教授说,信息中心网络改变了网络底层的寻址方式,从而提高了智能性和功能性。
雷凯

       此次论坛之所以顺利举行,离不开华为、众享互联、百度大数据实验室、新华三的支持企业和组织的大力支持。如同信息中心网络,不只需要领域内学者进行科研,更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应用层面进行推动和实践。

联系我们
报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