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能源信息工程实验室
南燕邱门

跨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讲:Work, leisure, quality of life, and culture

时间:2013-06-13

2013年6月13日中午,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跨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讲在E118会议室召开。主讲人为环境与能源信息实验室英语教师Priscilla,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各个学院、不同背景的师生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Work, leisure, quality of life, and culture,Priscilla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展开,以全新的视角解析文化因素对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

p1

首先,Priscilla引用孔子、Khalil Gibran、Joseph Campbell、John Dewey和Rowan Williams的话,阐述她对于工作的理解:工作应该使我们感到快乐、充实,有助于提高自我满足感;满足物质需求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但不应该是全部。接着,她给出一组数据,证实中国人普遍缺少休闲时间:有70%的中国人对工作时间不满意,有40%的人每周工作40-50小时等。而在休闲时间里,中国人所采用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是上网和看电视。除了人们的主动选择,国家经济的不景气也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在世界范围,法国为上班族提供最多的假期。Priscilla开玩笑说,若果不是法语太难,巴黎一定是工作最理想的地方。
Priscilla特别强调,工作的影响无孔不入:工作是否稳定、工资是否丰厚以及同事是否好相处等,都会给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带来压力。不幸的是,这种压力往往是超出承受能力的,甚至是负面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健康。举例来说,美国一项研究证实,50多岁失去工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同龄人高出两倍之多。相似的,2013年中国一篇报道说,近几年繁重的学习、工作压力使年轻人自杀风险显著提高。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平衡已成为当代年轻人步入社会前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同学们大多为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所困扰,对前途的迷惘是我们更加无所适从。在讲座之后,同学们与Priscilla就工作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很多同学表示将反思自己的人生规划。

p2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跨文化交流系列讲座已开展十次,收效良好,不仅提供了一个练习纯正美语的平台,还帮助师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建立更深层面的理解。讲座主题鲜明,内容覆盖范围广,包括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平等性、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交流方式等方方面面,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对比反差。十次讲座的题目如下:

    • The self-introduction
    • You, Me and the Larger World: No Culture is Better, Just Different
    • The Far East and the Wild West Chinese and U.S. American Culture--How we differ, why we differ and what  we offer to each other and the world
    • Are we really communicating? —Building Confidence and Abilit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ng Peace: A Universal Ethic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Beyond Ego: Spirituality as a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 Shall we dance? Relationships, male&femal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 Speechless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s across Cultures
    •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
    • Work, leisure, quality of life, and culture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