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城中村改造“做地”模式与保障房筹建

仝德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助理、人文社科建设专班主任、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委员

本轮城中村改造政策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做地模式强调的土地市场一二级分离,这与很多东南沿海城市以往一二级联动的方式不同;二是强调城中村改造与住房保障相结合,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这对城市发展中的孪生问题被纳入统一政策框架。在上述战略导向下,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施路径将面临重大机遇,也会出现由于路径依赖导致的严峻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克服困境,亟待各位学者出谋划策。

田光明

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委员

2023年国务院25号文之后,做地模式在全国逐渐统一化,其核心在于政府征收土地并通过国企融资推动改造,解决资金问题。这与过去广东等地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有明显差异,现阶段国企承担了更多的前期规划、拆迁谈判配合和执行责任。做地模式的关键挑战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资金问题,尤其是在专项借款只能解决80%资金的情况下,剩余的20%需由地方财政或国企融资承担;第二,主体责任问题,尤其是国企接手后的压力增加,特别是在拆迁谈判上,面临村集体较高的诉求;第三,供地模式的复杂性,如何平衡市场化供地与保障房需求是核心难点。

此外,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房的结合,是确保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关键。广东的城中村已经在实际中承担了部分保障功能,未来的改造需保持这一功能,同时提升环境和基础设施质量。广东在探索将安置房部分转为保障房的做法,通过政府回购或租赁的方式将其纳入保障体系,并通过房票制度化解安置难题。这种创新性探索为保障房的可持续供应提供了新的方向。从整体来看,城中村改造的未来需要创新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在保障房和经济平衡之间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长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机制创新,确保城市的活力和住房保障并行发展。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更新,更是社会结构和文化演进的重要环节。过去,城中村在为城市的低收入人口提供住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城中村承担了部分保障性住房的功能。因此,在推动城中村改造时,应首先反思其真正的必要性,而不是单纯为了改造而进行大规模干预。

当前,城中村的改造不应依赖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叠加利益冲突会加剧社会矛盾。应转向更具灵活性的共建共治模式,让村民、租户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通过协作降低改造成本,避免过分依赖政府和开发商的主导。城中村居民中有许多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具有推动局部更新的能力,因此,这一过程可以更多依赖于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而不必强行依赖外部资本。

同时,城中村不应被简单视为贫民窟,而应被看作一个为追求城市生活的群体提供空间的区域。这些区域中的许多人已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改造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产权的优化和社会资本的介入,让这些群体参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现有的金融工具和产权机制,既保护居民的物权,又能促使他们通过合作模式提升居住品质。

总体而言,城中村改造应该放眼长远,通过创新性的共建共治机制,在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改造成本,还能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深层次转型。

赵炜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委员

在城中村改造中,做地和保障房是两个关键手段。做地模式本质上切断了一二级联动,通过土地收储将市场的极端模式调整得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需求。这背后反映了国家对地方探索中的房地产泡沫风险的控制。在地方层面,做地既不是房地产开发,也不是棚改,更不像老旧小区改造,这导致其在经济拉动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面临多重目标和困难。

各地在执行做地模式时有不同的效果。以成都为例,城中村的密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因此做地模式相对较容易实施。成都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和TOD发展,结合了土地、经济和交通的整体规划,使得城中村改造和土地开发更加协调。然而,保障房的选址问题仍是挑战,许多保障房选在较偏远的区域,难以满足需求。

在城中村改造中,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关注城中村中居住的弱势群体。大部分城中村居民并不是地产投机者,而是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外来人口或低收入群体。当城中村被拆除后,这些人常常被忽视,缺乏相应的安置和保障。这些问题反映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博弈中的法律、土地和空间问题。

城中村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拉动工程,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和政策矛盾,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应该更多关注更新而非改造,并在国家与地方、行政与市场之间加强理解,推动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冯长春

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城中村改造应该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像浙江的做地模式可能不适用于广州或北京。过去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经常全国统一,结果调控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在,中央意识到政策需要更具灵活性,因城施策,这对于城中村改造也是一样的,有的地方必须改造,而有的地方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改造。

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状况往往反映了收入的无奈。虽然有少数出租房的业主通过出租房屋获得较高收入,但大多数城中村的居住者仍然是低收入的流动人口,他们选择居住在城中村是出于经济压力。像北京的一些城中村被拆迁后,原住民往往被迫搬到更远、条件更差的地方,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关于土地问题,城中村的改造涉及二元制土地体系,即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分割。过去提出要实现同地、同权、同价,但在实践中操作难度很大。因此我建议利用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如公租房,这样可以降低土地征收成本,并为低收入人口提供更加经济的住房选择。虽然这一提议在部分城市进行了试点,但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未能广泛实施。通过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不仅可以降低租金成本,还有助于城市化进程,使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住房保障选择。这样的思路或许可以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当前城中村改造面临两个主要困境:一是做地模式带来的资本困境,二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资本困境在于过度依赖政府兜底,政府不仅负责拆迁、社会工作,还通过发债承担资金压力。然而,做地模式本身的前后端分离,使得后端的盈利不确定性增大,导致民营企业进入的积极性降低,资金链难以为继。尽管部分企业跃跃欲试,但由于不确定能否拿到开发权,很多企业选择观望。民营企业拿地的不确定性又导致了前端国有企业做地环节资本回笼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进一步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这就使得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缺乏积极性,这必然给本轮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

为解决这一困境循环,我认为可以引入更多市场机制,建构包容性做地模式,使城中村改造真正由管理走向治理:第一,政府给底线与基本规则,主导与村民谈判;第二,保持土地征收的程序,但是价格依据具体情况保持一定弹性;第三,不论前端开发还是后端开发,国企与民企都有同等竞争的权利,民营企业也可以拿到国家的专项贷款和专项债,专款专用,政府执行严格的财务审核,这样不仅减少政府资金压力,还能增强民企的积极性;第四,尊重村集体和开发企业的合理诉求,增加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弹性空间。此外,还需要改变现有的融资利率对国企和民企的不公平,导致成本和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问题,需要在要素配置上实现公平,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住房问题上,城中村改造涉及内部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然而更重要的是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健康的居住需求。许多城中村居民面临居住贫困,即缺乏独立的卫生设施和厨房,居住条件不符合基本的公共卫生标准,所在社区缺乏中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这种不健康的居住环境会对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和未来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也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中村改造应重视住房的健康性,并通过三种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公租房、民租房和整租房来解决问题。公租房主要保障人才和最低收入群体;民租房则通过回迁房或社会力量提供,在量上有条件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主体,可以适应于所有类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者;整租房因其内部装修环境比较好但是内无厨房外无配套,主要适合收入较高的年轻人和无孩家庭。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功能上相互补充,能共同推动住房问题的解决。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在于通过政策创新和广泛讨论,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让政府、企业和村民都能从中受益。这不仅可以提升居住环境,更是推动城市现代化、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4年第12期 年会学术对话栏目


上一条:【学术分享】通过跨界合... 下一条:【学术分享】新时期城中...